在第63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,咸宁市残疾人联合会携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,组织了一场“关爱弱势群体,践行雷锋精神”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。生物工程学院教师雷波带队,30余名师生志愿者走进市残联优抚中心,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和高度专业的态度,为残障群体送上温暖与关怀,同时严格遵守“不大声喧哗、不交流病情、不拍照摄影”的服务原则,用实际行动诠释尊重与关爱。
无声的陪伴:专业服务传递温度
活动现场,志愿者们分工明确、默契配合。心理安抚组的同学轻声倾听残障人士的心声,通过温和的肢体语言和真诚的交流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;生活照料组的志愿者们轻手轻脚整理房间、叠好被褥,将杂乱的居住环境变得井然有序;清洁组的成员则专注擦拭桌椅窗台,为受助者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。整个过程中,志愿者们始终遵循“三不原则”,避免任何可能干扰受助者的行为,用无声的付出展现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尊重。
以敬畏之心践行雷锋精神
活动结束后,优抚医院相关负责人对师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:“此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残障群体改善生活环境,更重要的是让青年一代学会换位思考,在服务中体现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。”雷波老师表示,“‘三不原则’并非束缚,而是对生命的敬重。我们希望通过行动告诉每一位受助者:无论身体条件如何,每个人的人格都值得被平等对待。”
用行动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
活动虽短,却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助残事业的深远意义。一名学生感慨道:“真正的雷锋精神,是在细微处呵护他人的尊严。每一次轻声问候、每一份用心服务,都是对社会文明的守护。”


图文:雷波
审核:王宗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