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河南青年来我院宣传“见义勇为、拒绝冷漠”
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2-06-10 00:00:00 点击次数:

他千里走单骑,只为宣传见义勇为,他说他要“收集至少1亿人的签名支持,呼吁国家尽早出台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,让人们敢于见义勇为,让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有保障……”。

6月8日中午,正在骑行全国宣传见义勇为的河南志愿者方德永,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丹枫美食城前发起“见义勇为、拒绝冷漠”签名活动。我院生物工程系的志愿者和院团委的志愿者热情参与到活动中。

方徳永,这个来自河南的汉子,自幼习武,从小就爱打抱不平。近年来,方徳永开过玩具厂、当过港资企业高管。但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未让44岁的方徳永感到心灵上的满足。2011年10月,“小悦悦”事件中众人的冷漠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反思,也触动了方徳永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人意识到“当他人有难时,除了冷漠,还有很多积极的处理方式。”

2012年年初,方徳永辞掉了高薪厚职的工作,骑着一辆自行车,带着一些简单行李和近百斤重的宣传横幅、资料,从广东深圳出发,开始骑行全国宣传“见义勇为、拒绝冷漠”。

方徳永沿着107国道从深圳一路向北骑行,于6月8日抵达咸宁,获得咸宁市民广泛响应。方徳永展示着他的签名本,厚厚的本子上全是他所到之处的市民支持“见义勇为、拒绝冷漠”的签名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印章。方徳永还自备了宣传资料和贴纸,宣传见义勇为的行为。方徳永告诉我们,他不赞成盲目的见义勇为,更推崇“见义智为”,如打求救电话、寻求更多人帮助等。在帮助他人的同时,也尽量避免自己受到伤害。

方徳永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,和集结起来的全国人民的签名,呼吁国家出台一部完善的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,让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得到保障,使好人敢做好事,让社会远离冷漠、更加和谐。

方徳永计划用两年时间骑遍中国34个省市区。咸宁,是他经过湖南之后进入湖北境内的第2站。“咸宁是桂花之乡、温泉之乡,咸宁市民特别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非常的热情、热心。”方徳永笑着说。

8日下午,方徳永将继续他的骑行,前往武汉,宣传“见义勇为、拒绝冷漠”。

签名现场

志愿者与方德勇合影

学生签名

新闻链接:

他为什么要宣传见义勇为?

小悦悦事件,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,包括方德永

2月20日,记者联系上方德永时,他正在郑州为“骑行中国宣传见义勇为”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:“宣传展板、骑行用品基本准备好了,就差山地车了,争取2月底能如期出发。”

“我不希望媒体关注我这个人,但非常乐意你们宣传我做的这件事儿。”面对本报的采访,方德永开门见山。

44岁的方德永,是桐柏人。这位从桐柏大山走出的汉子,自幼习武,崇拜侠客,爱打抱不平:“我父亲当过兵,是位老党员。家庭教育的影响、骨子里的英雄情结,让我从小觉得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,是中国人的本分。”

因为武术功夫好,方德永还收过两个徒弟。成家后,他在老家做了10多年的生意。2000年,他来到南方,曾与人合伙开过玩具厂,还曾当过大型港资企业的行政主管。2011年2月,广东企业组团来河南招工时,身为港资企业高管的方德永,给《东方今报》首席记者夏友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商海里的起起伏伏,让方德永觉得,这并非自己想要的生活:“有钱的时候,没有觉得特别快乐;没钱的时候,也没有太多遗憾。”

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,是酷爱文学的方德永一直思考的问题。

2011年10月13日,小悦悦事件发生。这件事,触动了很多中国人的神经,包括性情中人方德永:“事件发生后,我整宿整宿睡不着。是什么,让我们大多数人如此冷漠?要怎么做,才能避免悲剧重演?”

深思熟虑后,方德永毅然辞去了公司高管的职位,联系上“中国好人网”的创办人谈方:“我当时就有了宣传见义勇为的念头。看到谈方教授需要人手,我决定在网站先做一段时间全职志愿者,掌握见义勇为方面全国有代表性的例子,为将来的宣传做准备。”

2011年11月至今,方德永当起了“中国好人网”唯一一名全职志愿者。

他怎么宣传见义勇为?

用两年时间,骑行全中国,为见义勇为鼓与呼

方德永有过一次见义勇为的经历。那是6年前的一天晚上,朋友开车带他从深圳到广州:“因为生意上的事儿,朋友突然遭人敲诈勒索。我发现情况不对,悄悄地报了警。警察说,要抓人得有现行才行。我安排朋友和他们交易,趁3名犯罪分子数钱时,上去把他们打倒,并交给及时赶来的警察。”

回忆起当时惊险的一幕,方德永一脸淡定:“我会武术,再加上做的是正义之事,他们根本不是我的对手。”

这次骑行计划,方德永计划用两年时间,走遍中国34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特区:“宣传的城市,主要以省会、自治区首府、直辖市为主,包括沿途经过的所有城镇。一周后,我将在郑州举行出发仪式,然后从广东开始出发,沿107国道北上。”

每到一个地方,他除了到人群聚集地宣传、在当地学校演讲,还要征集尽可能多的群众签名、政府部门盖章。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收集至少1亿人的签名支持,递交到全国人大,呼吁国家尽早出台一部完善的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法规,让人们敢于见义勇为,让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有保障。

同时,沿途宣传河南发展和河南人的形象,与“宝贝回家”网站联手寻找走失儿童,也是这次骑行宣传中,方德永“顺便捎带”的任务。

在骑行计划倡议书里,方德永呼吁道:“请您伸出热情友爱的双手,给需要的人献出一份温暖的爱心帮助,您一个求救报警的电话、一声路见不平的怒吼,都是一份爱心的传递和见义勇为的体现。”

他如何理解见义勇为?

他提倡见义智为,因为,帮助他人和保护自己同等重要

方德永的骑行计划,得到了家人的支持。在他当过多年村干部的父亲看来,他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,家人没有理由不支持。这给了方德永前行的信心:“有了家人的支持,我会更努力。”

记者:为什么把骑行计划的标语定位“见义勇为拒绝冷漠”?

方德永:我每天都有看新闻的习惯。国内最近两年发生了不少与见义勇为有关的负面新闻——有人见义勇为,却被误解诬陷;有人身陷困境,众人视而不见。见义勇为者遭受的冷漠,视而不见者表现的冷漠,都令我非常痛心。

我没有奢望,通过一己之力,唤醒整个民族的觉醒。但我却希望,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人意识到,“当别人有难时,除了冷漠,还有很多积极的态度;当去见义勇为时,有国家法律层面的保障做后盾”。

记者:见义勇为和自我保护是否有冲突?

方德永:我更鼓励见义智为。因为,保护他人和保护自己一样重要。

作为一个公民,看到国家、集体或者他人的人身、财产安全遭到威胁时,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。但如果发现自己明显处于弱势,应该见义智为。不顾及个人能力,盲目地见义勇为,我支持但并不鼓励。有时,打个报警电话、呐喊求救、出去找人,都是见义勇为的表现。

现实中,危急时刻瞬息万变。不少见义勇为者,以牺牲自己为代价。所以,我才呼吁国家应该出台一部法律。

记者:如果将来出台一部这样的法律,你觉得法律中最该体现什么?

方德永:加大对见义勇为的保护和保障力度,让好人敢做好事,让坏人做坏事的成本加大。这样,不仅能让见义勇为者在工作、医疗、救助方面得到有效保障,而且也可以杜绝诬陷事件的发生,避免“英雄流血又流泪”。


Copyright @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学院, All rights reserved.【技术支持】  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地址: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    ICP备:05005452 05012444号